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建工作 >> 正文

23年坚守:将爱洒在大别山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11-04-10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——对话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

采访对象:汪金权(以下简称汪)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

采 访 者:陈刚(以下简称陈)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

整    理:刘芳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大别山的儿子汪金权

课堂上的汪老师

每天自己都有功课

与老母亲在一起

“五会四不三原则”独创汪氏教学法

陈:您1987年从华师毕业,1988年从黄冈中学来到蕲春四中。当时这两所学校差距大吗?

汪:差距还是很大的。黄冈中学是地区名校,而蕲春四中只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。那时黄冈中学有6层的教学楼,而我们全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土砖房;他们初高中一体化,有几十个班,我们只有8个班,十几位老师。并且我们学校离县城45公里,离镇上还有一两公里路呢。

陈:当时是什么原因使您决定去蕲春四中这样一个乡镇中学的?

汪:我自己是从蕲春山区走出来的。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,为了支持山区教育,就义无反顾地来了。这里有我的家乡、父母亲人。回到大山,回报他们,是我应该做的事。

陈:学生反映说都很喜欢上您的课。能给我们介绍些您上课的方法吗?

汪:我先从课外说起吧,我们每年都会在学校举行“开心国学”讲座,很受学生欢迎。以前条件有限,在只能容纳两三百人的食堂办,我们只好印门票限制入场。当然,课外活动不能经常搞,课堂还是主阵地。我上课的方法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,带领学生思考。比如讲《奥斯维辛没有新闻》这篇课文,学生们离二战太远了,怎么上呢?我最后决定让他们自己去读,去做批注,他们不讲话,我也不讲话。最后学生们一个个都哭了,那就是他们读懂了。

陈:听说您还有“五会”的方法?

汪:(眉飞色舞地)是的。“五会”是我的课堂教学目标。第一是“会说话”,每次上课让三个同学上台作演讲。另外,我有一个“提问罐”,把学生们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放在里面,给不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一个机会。第二就是要“会写字”。每天让学生写一张字,高一练楷书,高二练行书。每天只花5分钟。一年下来一个班的临帖有一米厚。我提的口号是“不管东西南北风,天天练字不放松”。练字,首先是练心态,其次对考试卷面也很有帮助。第三就是“会读书”。我们有个图书角,每个学生只要往上面奉献一本书,就可以享受到读60本书的回报。这样花最少的钱,就可以读到最多的书。高考规定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,而我们的学生读书不少于600万字。第四是“会作文”。鼓励学生写作,鼓励学生投稿,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竞赛。我们办了个班级日报,有个固定栏目“凡人小语”,每个人写一两句话。我作文批改是趁热打铁,当天反馈。

最后一个就是“会考试”。有学校的地方一定就有考试,社会上也有各种考试。考试成绩我更关注平均分。过去我们丢掉了80%,只关注20%。我认为教育要求全,要面向全体,关注每一个学生;要全面发展,关注每一个学科;要全程,关注学生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发展,跟踪关注学生的日后发展。

陈:还听说您不布置作业,那不布置作业学生怎么考试呢?

汪:我现在这个班,教了两年,每天都没有课外作业。作业都在课堂里解决。如果布置课外作业,那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呢?

陈:很少有高中老师就这么开明啊。

汪:做作业的目的是什么?是训练思维,而不是简单的题目重复做。“题目做了千千万,结果还是糊涂蛋”,能说训练是有效果的吗?所以我在课内外有“四不”:从来不布置课外作业,从来不拖堂,作文批改从不过夜,从不在课堂上点名批评学生。

陈:相信这些理念对很多老师都会有帮助。

汪:我还有三原则,“及时引导”,学生有问题要第一时间;“正面引导”,要朝着善良、智慧的方向去引导;最后就是“积极引导”。教书是手段,育人是目的。要按照教育的规律去办教育。

陈:相信这么多年,汪老师一定培养了不少人才了。

汪:(自豪地)这也就是我作为一名老师的真正价值所在了。现在已经把1000多名孩子送进大学。他们中有蕲春县十大杰出青年,有在读研究生,有出版社编辑,有新闻记者,有公务员,也有和我一样做老师的……遍布全国各地。我和很多学生都还有联系,他们从远方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们现在的成绩,我很知足。学生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,就是做老师的欣慰了。

 

  “脚痛手去帮一把”春风化雨润无声

陈:您什么时候结的婚?

汪:我是1988年结的婚。我的爱人也是老师,教了13年,后来身体不好。我们是中学同学。

陈:您还有个儿子在读大学吧?毕业后他会像您一样当一名老师吗?

汪:是的,现在在孝感上学。他不想当老师,就是看到我觉得当老师比较累、比较苦。我也不会劝他,尊重他的意愿。

陈:上世纪80年代您的工资是多少?

汪:我在黄岗的时候65元,到蕲春四中后是55元。

陈:您还记得第一次捐助学生的情形吗?

汪:我第一次助学是在1987年。当时一个学生,我给了他70块钱。媒体宣传我后,他给我打电话说您第一个资助的人是我。我都已经忘了,学生感恩,还记得。

陈:这么多年您资助学生,有没有算一下共资助了多少钱?

汪:别人估计了下,大概有10万块钱。有个学生在太原上大二,上个星期跟我打电话说,没钱吃饭。我就给了他1000块钱。这个学生家里太穷,高中的时候没钱吃饭,我就让他在食堂里收拾盘子,食堂给他包饭。现在离太远了,也帮不了太多。

陈:您资助学生从来不记账?

汪:(感慨地)说实话,山里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还是相对朴实一些。他在向你借钱之前,他会权衡,我这个困难找谁有效?找谁会得到回应?所以你回应和不回应是有很大区别的。贫穷不是罪过,贫穷让人很难过。

陈:您的学生汪洪奎对您很感恩,说要养您后半辈子,这个时候您是不是觉得很幸福?

汪:感动,但是我不需要他养我,也不会接受,我退休后自己也有工资。我觉得对于学生的发展,老师要培养他们的爱心。水往下流,爱往下走,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“手和脚的关系”,脚痛手摸得到,手痛有时脚摸不到。你不需要把爱回报给我,但是你可以把爱回报给你的学生,回报给社会。

陈:有很多人看了媒体报道后捐款给您,可是您又把钱放在信封里,写上名字,交给学校,这是为什么呢?

汪:(严肃地)要给捐款人一个明白,让捐款人知道自己捐的钱用到哪里去了,也是给自己一个解脱,而且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制度了。学生有困难时,学生自己申请,班主任通过,学校盖章,我再签字,然后钱发给学生。有问题的话,四方共担,而且也能保证公平,专款专用。

陈:可是有些人是捐款给您个人的啊?

汪:确实有这样的情况。但是除非是我熟悉的人,比如说我的大学同学捐给我,我才会接受。其他人是冲着我助学来的,不是冲着我改善条件来的。

陈:您以前的校友成立了“金权基金会”,您怎么看?

汪:今年“五一”,他们来到蕲春四中成立这个基金会,注入助学资金10万元。他们通过帮助我的学生来帮助我,我很感谢他们。学生时代的真情,永远不会褪色。

陈:有的人认为,您自己条件也不好,还有很多个人的困难要解决,为什么还要帮助其他人呢?您怎么看?

汪:有一点能力就要帮。有多少能力就资助多少学生,随缘去做,顺其自然。我周围的,碰到的,要尽可能去帮助。孩子读书就和种庄稼一样,就那么几年。孩子们没书读的话,一生就空了。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把学生送到这个平台上,将来的路学生还要自己走。

陈:对于您资助学生,家人可能一开始会不大理解吧?

汪:我母亲、妹妹、儿子,都觉得我教书应该有些钱啊,怎么会没钱呢?后来很多学生感谢我,他们知道我的钱都用在有益的地方去了,就理解了。现在我两个弟弟也在帮助我资助学生了。家人在背后默默地理解我、支持我,这是让我放心去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。

 

  “如果大别山是一片森林,我只是一棵草”

陈:从1987年到现在23年了,一直站在讲台上,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?

汪: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太喜欢教书,觉得自己不是很会管学生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就越来越有成就感,收获了很多人才。我有1000多学生,都亲手送到大学去了,20年前的学生都还记得我,这种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。而且,教书也是教无定法,常教常新。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,人就会一直保持住激情。我坚持23年,还有人坚持更多年。但是光坚持没有用,还要有价值地坚守。我坚持教育改革也有很大的压力,但是成绩出来了,用事实说话,下次就少了很多阻力。23年,校长换了7个,我还在那里干。学生三年一届,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,我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。 

陈:您现在头发都已经白了,是不是还是太辛苦了?

汪:条件还是比较辛苦。教书这个事情,应付也很容易,但是把职业当成事业的话,还是会很不一样的。每天晚上7点到9点,都是我的读书时间。我现已经读了大约3万本书。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分钟。教书,和用书来教,是教书的两种境界。

陈:现在蕲春四中是个什么情况?

汪:我刚去四中的时候,全是危房,没有一条水泥路,很多老师还没进校门就想走了,学校留不住人。现在条件得到了很多改善,已经有160多位老师,2300多名学生了。我是四中发展的参与者,也是见证者。我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,我个人的利益我不在乎,但是我高兴的是学校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,更多人关注蕲春四中了。

陈:被媒体报道后,个人生活有什么变化吗?

汪:有变化。以前我每天中午睡午觉,现在找我的人太多了,中午没法睡觉。以前都是和学生同步,现在身不由己。但是反过来想,我是我们县的政协委员,我觉得参与社会工作、反映民生民意也是一种社会的需要。只要不影响我的本职工作,我还是尽可能地安排好。参加交流活动,能结识更多的老师,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教育问题。我愿意接受担任华中师范大学的兼职导师,我愿意跟师范学生搞座谈,就是希望能够把年轻的老师带起来,去影响更多的人。 

陈:现在您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,您觉得哪个荣誉称号最能够描述您?

汪:(谦虚地)这个不好说。我是2004年获得教育部“全国优秀教师”称号的,荣誉已经很高了。我觉得不要在这方面想太多。在职称方面,我是让了几次的。很多老师在学历上比我条件差一些,或者年龄比我大一些,我能让就让一下,以后还有机会。特别是评上高级教师后,每年的年度优秀考核我都让了,其他老师评职称还有用,我用不着了。

陈:您以后有什么打算呢?

汪:继续教书,继续助学,沿着这条路走好。有些人把成名当成跳板,去升职当领导。但是有得必有失,那样做学问、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就少了。

陈:这23年间您做过什么行政工作吗?

汪:最大的官是语文教学组长,从1997年到2007年做了10年。我写了3次申请退掉了,让给了年轻人,不能老占着位子。年轻老师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都可以。

陈:您以前说过“我付出的太少,得到的回报却太多太多”,为什么这么说呢?

汪:付出的太少,我是觉得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。像我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,只是没有宣传出来。如果大别山是片森林,我只是一颗草。回报太多,是觉得很多人比我吃的苦更多,但是没有被报道出来,他们的苦没人知道。

陈:身为老师,什么时候觉得最快乐?

汪:(开心地)看到一届届学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好高兴。他们身上肩负了家庭的希望,祖祖辈辈脱贫的希望。我自己不能走出大别山,但是能把他们送出大别山。这就是最快乐的。

 

    ■白描

   乡村教师的一天

清晨5点40分。“滴滴……”汪金权床头的闹钟响了。

他立即拧亮台灯,迅速穿衣下床,叫醒住在他宿舍里的四名学生。一阵紧张的忙碌过后,他把前天晚上写的“国旗下的讲话”稿揣入口袋,与几个学生一起走出了宿舍。黎明的微光中,校园一片宁静。透过晨曦的雾霭,学校背后的群山隐隐约约,犹如一个个巨人俯瞰着初春的校园。

穿过几栋建筑,来到教学楼后面的操场上,汪老师和几个学生开始了一天的晨练。初春的早晨依然是春寒料峭,路边花坛里的小叶黄杨被一层薄薄的白霜覆盖着,不经意间,小草上的露水沾湿了他们的裤脚。

学生们大多还未起床,“劈啪”的脚步声在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响亮。像这样的晨练,汪老师坚持了15年。每日里,他用坚实的脚步声震醒满天的星斗,迎来灿烂的黎明。

这是星期一,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。全校师生集合完毕,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。在雄壮的国歌声中,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汪金权老师向全校师生作国旗下的讲话,他讲的题目是《新的一年,新的起点》。他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励,再立新功;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,以良好的表现、理想的成绩来回报父母亲人。

6点半,学生们下了早操,开始早自习。汪金权到高一(1)班和高一(3)班教室巡视了一遍。他发现三班有两个学生未按时到校,便询问了两个学生的同桌,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两位同学的名字,然后布置学生预习李白的《蜀道难》,在黑板上板书了预习要求:(1)给生字注音。(2)把注释解读一遍。(3)把第一次见到或笔画多的字写在草稿纸上放大写一遍。(4)把第一自然段大声读三遍,然后照着写一遍。

在下早自习之前,汪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找出一个英语单词,读三遍,写三遍。学生们经常反映,英语单词老是记不住,于是他要求学生每次吃饭之前一定要记忆一个单词。汪老师告诉同学们,哪怕是前面记后面忘了也不要紧,记忆本身就是与遗忘作斗争。

“岁不寒无以知松柏,事不难无以知君子。”(荀子)

“英语名句是:where there is a will, there is a way. (有志者,事竟成。)”

每天上第一节课前,汪老师到班检查格言、警句的抄写情况,按规定每人每天要抄一则,以此来激励学生。

8点半,高一(1)班头两节课是语文课。和往常一样,他安排三个同学作课前演讲,要求每个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总结去年的情况,用一个词或句子描述一下今年该怎么做。然后全班每个学生把总结和打算写在一张小纸条上,交给语文课代表,中午准备出一期手抄报《百花园》特刊“继往开来”。

这节课要学的课文是早上大家预习的李白的《蜀道难》。他在板书课文标题和作者后,在李白的后面出了一道小题:“李白,(字,号 )‘诗仙’,‘酒仙’,‘谪仙(人)’ 的浪漫主义诗人。”让学生齐读第一段之后,他让学生上台填空。

停了片刻,一个男生上台填写,前面两处正确,汪老师打了个对号。后面一处学生填的是“唐代”,汪老师说这个答案似乎也通。

“但若在‘李白’之前加一个‘(唐)’,该空怎么填?”

“伟大”,有一个学生小声说。

他说:“可以,但是‘伟大’这两个字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用的,只有李白、杜甫这样影响深远的大作家才足以当之。”

接着,他又要求学生划出第一段的“韵脚”:难、天、然、烟、巅、连、川、缘、盘、峦、叹(an韵),这一段是一韵到底。

“浪漫主义作品中常常用到夸张,请同学们找出本段运用夸张的句子,并说出其作用”。刚说完,学生们七嘴八舌:“难于上青天、四万八千岁、六龙回日、冲破逆折、黄鹤飞不过、猿猴难攀登、百步九折、扪参历井”。

余下的时间,汪老师要求同学们齐声朗读第一段;然后要求同学们把每个句子的第一个字写在草稿纸上,合上课本,看着草稿纸上的第一个字,尝试着读一遍,然后在纸上把每一句完整地写出来。

这节课,汪老师讲的并不多,而且是穿插在学生读与写的过程中。他教学生有个宗旨,叫做四会:会说话,会写字,会读书和会作文。

利用午休的时间,汪老师到教室转了一圈,《百花园》特刊已张贴出来,还配有一张铅笔画的插图。其中有两个字写错了,汪老师把它改了过来。

下午3点10分,他上另一个班的语文,和上午讲的课文是一样的,因为两班的学生基础不同,他试图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教材。这节课,汪老师以古诗句的运用为突破口,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。

晚饭后,汪老师到办公室,翻看着桌子上两叠学生今天课间写的钢笔字。这是汪老师与学生不成文的约定:高一练楷书,打根基,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;高二练行书,提高书写速度,便于做笔记和应付考试。

“别小看这一页字,它表面练字,实际练心,学生们少了浮躁,多了沉稳。”汪老师说,每年每班练字纸达一米厚,真正是聚少成多,功到自然成。“不管东西南北风,天天练字不放松”,这是他提出的口号。

晚上7点到9点学生上晚自习,今天晚自习没轮到他值班。汪老师在寝室的台灯下安静地备课、做札记。他常说,手机要充电,人也需要充电。或许正是得益于他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充电,他几乎不布置课外作业,学生们照样“会考试”。

晚自习结束,几个学生回到他们和汪老师共同的“家”,汪老师已经帮学生烧好了洗脚水。

学校响起了熄灯的铃声,“家”里学生也已经安静地躺下了。然而,汪老师依旧在台灯下安静地读书、思考。此时几个学生的鼾声引起了他的注意,他看了看闹钟,很晚了,起身走到学生的房间,帮他们整理好被子……

11点半,学校里的最后一盏灯熄灭了,整个校园沉睡在大山的怀抱中。明天又是一次壮丽的日出!

 

  ■采访手记

   因为他是教师

采访汪金权之前,我们已经学习了诸多媒体对他的报道。这些文章无一不把焦点放在他的无私伟大上面,诸如他放弃黄冈中学的工作来到蕲春四中;他23年如一日地资助学生完成学业;他获得了诸多荣誉并且事迹广泛流传。由此,我们对汪金权下了一个初步的定义——一个不平凡的人。正如汪老师的家乡“黄冈”,一个不平凡且永远不乏知名度的教育大市。也难怪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个不平凡的地方孕育不平凡的人。

带着这样一种认识,我们接触了汪老师。想象中这样一位老师应该是极其随和、平静甚至不善言谈。不平凡的背后往往会有艰难心酸的故事,也许采访中还会触事触人生情,不禁老泪纵横等等。但真实的汪老师却与想象中相差甚远,他随和的背后有一种执著的个性,交谈过程中不乏一种教师的威严.尤其是当提及有关教学的话题时,他双眸明亮、神采奕奕、声音洪亮、滔滔不绝。由此,我们发觉了一种平凡的力量,这力量来自于这样一个头衔:一位高中语文教师。正如汪老师的故乡“黄冈市蕲春县”,人们知道黄冈,却鲜有人知道蕲春——一个平凡的小地方,景色优美,安静平和,乡土气息浓重,人们过着简单却知足的生活。

关于汪金权老师,之前已经有很多的报道了。对于大同小异的内容,聪明的读者是不会买账的,所以我们要挖掘更具有新闻价值的点。在准备过程中,旁人的一个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:他是第一次听说汪金权这个人。当得知他是个老师时,问:“汪老师教课好吗?教出来的学生成绩怎么样?”我们有时过多地关注了那些相对表象的东西,比如换工作、比如资助,但我们大多忽略了一些内在的东西:汪金权是一名怎样的人民教师。因为他是教师,所以他更在意的是学生而非工资、环境、家庭;因为他是一名教师,所以他才会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慷慨拿出自己的钱资助学生完成学业;因为他是一名教师,所以他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后,更希望这些能使国家更关注蕲春的教育,能拨更多的资金。采访中,汪老师始终强调,自己并没有做太多事,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。正是每一天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,做到极致,才成就了汪老师的不平凡。在众多不平凡行为的背后,都有一股默默的甚至被人们忽略的平凡力量的存在。

采访结束后,汪老师送了我们一本有关他事迹报道的合集。书的扉页上,汪老师为我们写下赠语:“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,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媒体的推动。”作为未来的新闻人,我们更感到肩上的重任。

采访者:屈博洋(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本科生)